第01:一版要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25年01月13日 星期一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武汉市“两会”召开 围绕科技方面年度《政府工作报告》强调:

聚势突破 提升创新效能

  1月8日上午,武汉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隆重开幕。

  本报综合 1月8日至11日,武汉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召开。1月7日至10日,政协武汉市第十四届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召开。会议期间,武汉市年度政府工作报告出炉。

  报告明确,2025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左右,城镇新增就业25万人以上,居民消费价格涨幅2%左右,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同步,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完成省下达的节能减排任务。

  报告指明,围绕科技创新方面,2025年要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在提升创新体系整体效能上聚势突破,着力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要加快建设汉江国家实验室科研总部和实验园区,支持在汉全国重点实验室建设。加快建设东湖科学城,争创东湖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推动武创院等新型研发机构高质量发展,支持武汉颠覆性技术创新中心加快建设。大力发展研发产业,引育企业研发中心、研发型企业100家。新建创新创业特色街区(小镇)、创新园区(楼宇)100万平方米以上,新增省级以上众创孵化载体30家。支持在汉高校“双一流”建设,推动校地共建科创产业园。深入实施“学子聚汉”工程,吸引留汉来汉就业创业大学毕业生30万人以上。扎实推进“武汉工匠”计划,优化实施武汉英才计划,创建国家高水平吸引集聚人才平台。

  在发展新质生产力上争先善为,着力构建体现武汉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推进国家信息光电子、数字化设计与制造创新中心建设,争创国家新型工业化示范区。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新增人工智能创新平台5家、市级核心产业园3个,开通低空飞行商业航线10条以上、城市治理类航线1000条以上,建设“航天+”示范产业园3个以上。开展“人工智能+”行动,培育壮大量子科技、先进半导体等13个细分领域,争创国家未来产业先导区。加快打造全国科技金融中心,积极探索科技型企业知识价值信用贷款模式,新增上市企业8家以上。加快打造全球碳交易注册登记中心、全国碳市场中心、全国碳金融中心。办好第八届设计双年展。建设天河国际会展中心,支持筹办中国会展经济国际合作论坛。建设东湖开源社区,筹建开源创新中心,打造武汉工业软件园。推动育幼、家政、康养等生活性服务业品质化多样化发展。推进城市数字公共基础设施应用体系化标准化。争创全国首批“万兆先锋”城市。推进国家“车路云一体化”应用试点。壮大数字经济核心产业,高质量建设国家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5G+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试点城市,部署20个垂直行业大模型及应用,小米科技园二期等投用。实施数字经济应用场景“揭榜挂帅”项目10个。

  报告还提出,要在打造区域发展新增长极上勇挑大梁,着力增强城市能级和竞争力。在全面深化改革和扩大高水平开放上勇于探索,着力打造更具竞争力的内陆开放高地。在转变城市发展方式上破难攻坚,着力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在城乡融合发展和乡村全面振兴上奋发有为,着力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在协同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和绿色低碳发展上持续深化,着力建设美丽武汉。在加强文化资源保护和推动文化创新发展上担当使命,着力推动文旅高质量发展。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上用心用情,着力打造更具幸福感的人民城市。在建设更高水平“平安武汉”上强基固本,着力筑牢城市安全防线等。

上一篇    下一篇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江城科普
   第03版:特别关注
   第04版:健康生活
   第05版:创新·创业
   第06版:环球扫描
   第07版:特别报道
   第08版:科普智慧行
牢记嘱托 勇担使命 奋力谱写湖北新篇章
聚势突破 提升创新效能
科技创新要凝聚更多人才
吸引更多优质种业企业落户武汉
培育发展未来产业 形成新质生产力
助力强区建设 “科普之花”香飘木兰
守护孩子 远离甲流侵袭
跟着“诗仙”游长江 传承江城记忆
报头
武汉科技报一版要闻01聚势突破 提升创新效能 2025-01-13 2 2025年01月13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