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健康生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25年05月12日 星期一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警惕 刷短视频竟刷“魔怔”了

  刘敏副主任医师正在为孩子进行心理咨询。

  本报讯(记者 肖凯 通讯员 张璟祎 张祖国) 10岁女童刷短视频,一会儿大笑,一会儿紧张得直咬指甲,最近更是演变成整日“录屏”反复检查的地步,吃不下,也睡不香,学习成绩也一落千丈。经医生评估,孩子这是得了强迫症!

  家住江岸区10岁的小羽(化名)近期迷上了刷短视频。“她刷短视频都刷魔怔了,一会儿大笑,一会儿焦虑。”妈妈王女士介绍,最近小羽只要一有时间就会刷手机看短视频,起初是对着手机傻笑,渐渐的一会儿笑,一会儿紧张得咬指甲。更让人费解的是,妈妈最近发现小羽一边刷视频一边录屏,刷十分钟短视频,可能要反复看录屏十多遍才能放心。要是中途被打断了,小羽整个人都感觉不好了,上学会焦虑,放学后作业也不做,总是偷偷翻手机。妈妈不放心,带着孩子来武汉儿童医院精神心理科就诊。

  经刘敏副主任医师评估,小羽是得了强迫症!至于小羽反复录屏的做法,刘敏经过耐心的沟通后终于弄清楚。原来小羽曾刷到过成年人亲吻的镜头,第一次看到这样的场景,一不小心手滑给视频点了个赞。小羽发现后十分担心,生怕爸爸妈妈和同学们看到,赶紧取消了。

  可越怕什么越来什么,后来频繁刷到同类视频,小羽又想看,又怕身边人发现。于是他想了一个办法——边刷视频边录屏,刷完一段时间后就再观看录屏,这样可以反复检查,不容易犯错。久而久之,检查的次数越来越多,每天吃不下饭,也睡不着觉,学习成绩因此也一落千丈。

  孩子出现强迫行为,家长一味强硬制止是不可取的,效果可能适得其反,家长可多站在孩子的角度给予关心和安抚,陪着孩子一起度过这个“强迫期”。也可设置“焦虑瓶”,鼓励孩子将让他感到焦虑的事情写下来,放进焦虑瓶中,全家一起讨论这个事儿,用事实来打消孩子的疑虑。

  强迫症的临床症状可以表现为强迫思维和强迫动作,刘敏提醒,强迫症如果不及时干预治疗,可能会对孩子的身心带来全方位的伤害,严重影响孩子的学习、社交和生活。如果孩子的强迫症状从单一动作发展为复杂行为链条,单次强迫症状持续一小时以上无法自行停止、强迫症状出现半年以上,或因强迫症状导致严重失眠或情绪崩溃,严重影响正常生活,建议第一时间前往精神心理科进行干预治疗。

上一篇    下一篇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特别报道
   第03版:江城科普
   第04版:科创江城
   第05版:健康生活
   第06版:环球扫描
   第07版:特别关注
   第08版:特别报道
敲响青年肿瘤防治警钟
警惕 刷短视频竟刷“魔怔”了
脖子上“小黄豆”捣乱 长期透析患者受苦
“华法林”使用者 药物联用需谨慎
探秘英年早逝:原因剖析与预防之道
经常熬夜可诱发糖尿病
武汉科技报健康生活05警惕 刷短视频竟刷“魔怔”了 2025-05-12 2 2025年05月12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