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特别报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24年江岸区科协亮点工作——~~~
2025年01月27日 星期一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2024年江岸区科协亮点工作——

科创赋能 科普领航 点亮新征程

  徐红星院士在武汉市实验学校作科普报告。

  实地走访辖区科创园区。

  “湖北省自动化学会岱家山科创城工作站”揭牌现场。

  2024武汉创新方法大赛社会组决赛暨颁奖典礼。

  开展政协界别协商。

  2024江岸区“全国科普日”活动现场。

  为2024“荆楚最美科技工作者”代表颁发证书。

  长江委水文局科学技术协会成立。

  科技工作者联谊交流活动。

  新建院士(专家)工作站2家,引进院士、高层次专家3名,院士(专家)工作站建站数位居全市中心城区第一;持续巩固“全国科普示范区”成效,2024年仅“全国科普日”期间就举办科普系列活动140余场,获全国科普日平台展示108项,数量创历年最多;获评中国科协“全国科普日活动优秀组织单位”、省科协“科普短视频大赛优秀组织单位”等荣誉……2024年来,武汉市江岸区从社区到学校,从机关到科创园区、科技型企业,都留下了科协工作浓墨重彩的印记。

  服务科技创新 助力发展新质生产力

  2024年4月25日,湖北省自动化学会岱家山科创城工作站在湖北省自动化学会人工智能技术交流会暨武汉江岸岱家山科创城“人工智能”融合应用论坛上成立,这是江岸区成立的第6家省级学会江岸服务站。一直以来,江岸区科协紧紧握住科技创新这把神奇的钥匙,全力助力发展新质生产力,“科创湖北”试点成效更加凸显。2023年3月,江岸区成功入选“科创湖北”试点区,成为武汉市中心城区唯一入选“科创湖北”试点区的单位。自入选以来,为当好试点先行者,推进“科创回归中心城区”,江岸区以数字经济作为推进“科创湖北”主导产业发展方向,不断深化“会地合作”,奋力打造“科创湖北”江岸样板。

  创新发展“彼岸计划”,是江岸区精心打造的一艘动力强劲的冲锋舟。2024年里,江岸区科协紧紧围绕《江岸区创新发展“彼岸计划” 三年实施方案(2024—2026年)》,新建院士(专家)工作站2家,引进院士、高层次专家3名,院士(专家)工作站建站数位居全市中心城区第一。推动续签院士合作协议1项,推荐入选全省“二十佳院士工作站优秀工作案例”2个、全市“十佳院士(专家)工作站”2家,进一步发挥院士(专家)工作站引领示范作用,赋能江岸生态环保、数字经济、新材料等产业转型升级。

  在产学融合技术创新的赛道上,江岸区科协也一路疾驰,奋楫争先。指导入选武汉市科协“科经荟聚——创新驱动助力计划”2项,承办2024武汉创新方法大赛社会组决赛暨颁奖典礼,江岸区参赛项目综合成绩位居全市前列。举办“未来产业”科学家讲坛、“智能优化与大数据管理国际会议”等高端学术论坛活动10余场,持续激发全区创新创业活力。

  科普之花遍地开 精准服务重点人群

  “徐院士,您好!您在遭遇研究瓶颈期时,是如何化解压力平稳度过?”“徐院士,江岸区怎样可以更好地吸引和发展量子科技产业?”在2024年江岸区“全国科普日”主场活动暨徐红星院士科学与人文科普工作室“遇见科学”特别活动上,中国科学院院士、武汉大学教授、武汉量子技术研究院院长徐红星,以“从量变到质变:量子科技赋能新质生产力”为题,为现场观众带来了一场量子科技的科普盛宴。

  该活动在江岸区,乃至武汉市都引起了强烈反响,是江岸区科普工作的一个生动缩影。记者了解到,2024年江岸区科协精心组织开展“全国科普日”“科技活动周”活动,仅“全国科普日”活动期间举办科普系列活动140余场,获全国科普日平台展示108项,数量创历年最多,总数约占全省1/20。围绕“江岸科普”品牌重点策划,组织开展“院士专家进校园”“科普智慧行”“科学探秘营”等活动46场,并主动争取市属学会科普资源,策划开展“健康科普进社区 凝聚科技‘她’力量”主题科普联合行动等,将科普服务的触角延伸到辖区每一个角落,精准服务到每一个群体。

  线下活动深入人心,线上科普宣传更是“声”入民心。2024年里,江岸区科协为做好线上科普宣传,精心办好“科普江岸”专栏,全年刊发稿件383篇,先后有129篇稿件被市级以上媒体、平台采用,平台总关注量达3.1万人。开设“科学辟谣”“科创先锋”“科普云课堂”等特色专栏,系列课程累计播放量超800万次,让科普知识滋润着广大市民的求知渴望。

  此外,江岸区科协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报告“加强国家科普能力建设”要求,大胆探索、先行先试,积极构建企事业科协资源下沉机制,倾力打造“大联合、大协作”的科普工作格局,努力提升全区科普服务能力。2024年里,江岸区科协申报的《构建企事业科协资源下沉机制 深化基层科普阵地共建活动》项目,成功入选武汉市科协“基层科协改革试点支持计划”。自开展试点以来,江岸区科协牵头组织区政协科协科技界“深化基层科普共建活动”界别协商,组织召开推进会,推动共结成“科普共建单位”24对,深入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科普活动40余场,全区改革试点工作扎实推进。

  选树宣传人才 打造科技工作者之家

  “他十多年如一日潜心攻关,扎根治水治江一线,坚持带领科研团队矢志不移坚持创新。”这是长江科学院水利部岩土力学与工程重点实验室同事对长江科学院水利部岩土力学与工程重点实验室主任、土工研究所所长潘家军的高度评价。2024年里,作为江岸区优秀科技工作者代表,潘家军获评为2024年“荆楚最美科技工作者”,湖北省仅评选出10名。

  为大力弘扬宣传新时代科学家精神,引领辖区科技工作者坚定理想信念,江岸区科协着力做实优秀科技人才选树工作,进一步营造创新浓厚氛围。过去一年里,举荐中国青年科技奖候选人1名,“荆楚最美科技工作者”1名;举荐3名优秀科技工作者和5家科技型企业荣登三阳路地铁换乘站“武汉·江岸文明空间”;推荐江岸区科协机关1名干部获评“江岸区优秀党务工作者”。结合“武汉英才”举荐申报,走进科研院所开展政策解读,春节期间走访慰问3名高层次专家人才,传递温暖关怀,让人才在江岸区安心扎根、茁壮成长。

  科协组织是党和政府联系科技工作者的桥梁纽带,为持续加强企事业科协组织建设,延伸服务触角,进一步提升科协组织影响力。2024年里,江岸区科协推动新建企事业科协4家,全区企事业科协总数达51家,位居全市前列。同时,在全市科协率先探索出台《江岸区基层科协年度工作报告管理办法(试行)》文件,指导各街道(百步亭社区)科协、各区属企事业科协开展年度工作报告,持续规范基层科协组织建设。

  建强科协组织,大力实施科技工作者之家建设工程。2024年里,江岸区科协始终坚持突出科技工作者主体地位,不断完善科协组织人才成长服务链条。通过高水平承办市科协“科学精神与人文情怀——武汉科技工作者融合赋能大讲堂”活动,举办首届“科星汇聚 共话科创”科技工作者联谊交流活动,以及联合区委宣传部举办“江岸之光·我们的思政课”等活动,更广泛地把广大科技工作者团结在党的周围,为广大科技工作者和公众搭建科技与人文交流的共享平台,进一步营造尊重知识、注重学习、崇尚创新、积极探索的良好社会氛围。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实施收官之年、“十五五”发展谋篇布局之年。未来一年,江岸区科协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和科学普及的重要论述,做到坚持高站位引领,力求在坚定政治立场上体现更强担当;聚焦高质量目标,力求在服务中心大局上彰显更大作为;提升高水平效能,力求在协同化创新化科普上拓展更宽路径;锻造高素质队伍,力求在加强自身建设上迈出更快步伐,团结引领全区科技工作者,在聚焦江岸高质量发展中守正创新、担当作为,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江岸篇章贡献更大力量。

  本报记者 张宇驰  通讯员 田钰

上一篇    下一篇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江城科普
   第03版:特别报道
   第04版:特别报道
   第05版:特别报道
   第06版:特别报道
   第07版:健康生活
   第08版:科普智慧行
科创赋能 科普领航 点亮新征程
武汉科技报特别报道04科创赋能 科普领航 点亮新征程 2025-01-27 2 2025年01月27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