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科普智慧行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探寻荆楚大地的莲藕瑰宝
科技小院 助力产业~~~
2025年02月17日 星期一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科技小院 助力产业

蔡甸莲藕走向元宵晚会

  2月12日,2025年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元宵晚会上,一根长达2.33米的蔡甸九孔莲藕与“魔童”哪吒一同亮相,成为晚会的一大亮点。这根莲藕不仅展现了湖北蔡甸莲藕的独特魅力,更折射出科技小院在推动农业科技创新和乡村振兴中的重要作用。当传统农业遇上现代科技,一场“藕”遇新辉煌的精彩故事正在上演。

  科技赋能,传统莲藕焕新彩

  晚会上,主持人撒贝宁对蔡甸莲藕赞不绝口:“不仅长得大,而且非常好吃有营养。一碗藕汤,真的就是一段乡情。”这根莲藕来自武汉市蔡甸区永利村农业公司,是科技小院与农业企业合作的成果之一。

  蔡甸莲藕作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已有1000多年的种植历史,被誉为“中国莲藕之乡”。近年来,在武汉市科协的指导下,蔡甸区通过科技小院的建设,推动莲藕产业的科技创新和品牌提升。湖北蔡甸莲藕科技小院依托华中农业大学等科研机构的技术支持,致力于莲藕品种改良、种植技术优化和产业链延伸,为莲藕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今年1月,永利村农业公司还挖出了一根长达3.32米、重8斤半的9节莲藕,创下了蔡甸区乃至全国莲藕长度的新纪录。这一成果的背后,离不开科技小院的科技赋能。科技小院通过引入先进的种植技术和管理模式,帮助农户提高莲藕的产量和品质,同时推动莲藕产业的标准化和品牌化发展。

  蔡甸区现有莲藕种植面积超10万亩,年产量15万吨,年产值达18亿元。科技小院不仅为莲藕产业提供了技术支持,还通过培养农业高层次应用型人才,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鲜血液。例如,湖北武湖水稻科技小院通过将农业专业学位研究生派驻到生产一线,培养了一批知农、爱农、兴农的农业人才,为莲藕产业的创新发展提供了人才保障。

  科协引领,小院育才促振兴

  在2024年武汉市科技小院工作推进会上,武汉市科协强调,科技小院建设要立足高标准,将教育、科技、人才融合发展,为武汉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湖北蔡甸莲藕科技小院作为武汉市10家科技小院之一,充分发挥了科技助农的作用,通过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推动了莲藕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市科协还为科技小院建设提供了多项支持,包括项目申报、交流培训等,进一步提升了科技小院的服务能力和影响力。科技小院不仅成为农业科技创新的重要平台,也成为连接科研机构、企业和农户的桥梁,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动力。

  未来可期,产业发展谱新篇

  对于这根创纪录的莲藕,永利村农业公司负责人李正旺表示,将妥善保存,作为种植标杆样本。未来,蔡甸莲藕产业将继续依托科技小院的技术支持,扩大种植规模,提升产品附加值,打造更具影响力的区域品牌。

  蔡甸莲藕从田间地头走向元宵晚会舞台,不仅展现了湖北农业的特色,更彰显了科技小院在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目前,武汉市已设立10家科技小院,涵盖莲藕、水稻、桃、淡水鱼等多个特色农业领域。其中,湖北东西湖食药用菌科技小院专注于菌种育种与栽培技术推广,湖北江夏桃科技小院则致力于打通农技推广的“最后一公里”。

  2024年武汉市全国科普日活动中,湖北武湖水稻科技小院、湖北长江新区特色淡水鱼科技小院等荣获中国农技协科技小院授牌,可喜可贺,作为连接科研与生产的桥梁,科技小院正通过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

  本报记者 丁莹

  (本报图片部分来源于网络,图片作者与本报联系以便支付稿酬。)

上一篇    下一篇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科普走基层
   第03版:武汉科技创新大会
   第04版:武汉科技创新大会
   第05版:健康生活
   第06版:环球扫描
   第07版:缅怀黄旭华院士
   第08版:科普智慧行
“藕”遇湖北
蔡甸莲藕走向元宵晚会
武汉科技报科普智慧行08蔡甸莲藕走向元宵晚会 2025-02-17 2 2025年02月17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