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一版要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24年02月19日 星期一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科技馆里闹新春

  湖北省科技馆

  特色展厅体验互动性

  湖北省科技馆于大年初三开馆,每天放出散客预约票1万张。整个春节假期,共接待游客52298人次。观众参观热情高涨,仅大年初三首日,1万张门票就全部约完,其中约2/3为外地游客。

  为了给到馆游客留下欢乐、充实的游览体验,湖北省科技馆精心策划、营造节日氛围、增加科普活动场次、更新活动内容,特别策划了“新春集芯打卡”馆内定向越野、“寻找科技馆的年味”趣味窗花体验、太阳能模型制作等迎新春科普体验活动、并在抖音平台开展“春节线上实验挑战赛”;上新《北极荒原》巨幕电影;还增加了科学秀、科学课等活动场次。整个春节假期,共开展“炫酷实验室”科学秀5场、科学课30场、播放电影30场,共11340人次参与了以上活动。

  为突出科普的体验感和互动性,假期里湖北省科技馆全新打造了“生命3.0”“仰望星空”等7个特色展厅,搭载智能AI、红外感应等技术,孩子们跟着跑步机运动,就能模拟原始人的步伐;推一推手柄,就能看到地球的四季变化。

  近年来,湖北省科技馆充分利用院士专家成果展等特色展示手段,开发趣味浓厚的“节日打卡”、“沉浸式体验”活动,展示科技成果、弘扬科学家精神,广受好评。

  武汉科技馆

  打卡闯关逛科学庙会

  春节假期,武汉科技馆精心策划了龙年系列科普活动,逛科技庙会,拍科学瞬间,看科普沙画,探科学之谜……陪大小朋友度过了一个创意十足的“科学”年。

  走进武汉科技馆序厅,热闹喜庆的科学庙会里人头攒动。大小朋友齐上阵,解锁一个个科学实验关卡。五彩的气球扎成一个圈,当你用吹风机向它鼓气时,它瞬间变成“风火轮”,自顾自在空中旋转起来;背上大鼓,对准目标物猛的一击,带着烟雾的气流瞬间击灭燃烧中的蜡烛,一起“气”开得胜;双手沾上水,使劲摩擦盆两侧的“双耳”,盆里会发出响亮的“嗡嗡”声,不一会儿,盆里出现美丽的浪花,有趣的共振现象出现了;“观之若画,食之有味”,它就是集皮影、剪纸、中国书法和传统绘画于一身,又充满着浓浓年味的最甜蜜的非遗——糖画,邀您一起来画龙点睛……

  记者了解到,春节期间,武汉科技馆的科普剧进行了更新,《平衡达人秀》带大家领略平衡世界的奇妙。

  春节假期推出的科普沙画show更是吸引宾客纷纷驻足,现场互动体验时,小观众们在专业老师的指导下学习沙画的基本手法,围绕“春节”主题勾勒图像,发挥想象力,手中的细沙一笔一划描绘出新春愿望。

  中国建筑科技馆

  在古建筑中开展“新春寻龙记”

  “在非遗活动中寻中国龙”“在神话故事中寻中国龙”“在建筑中寻找中国龙”“搭建龙年创意空间”……当“科技馆过大年”逐渐成为新风尚,春节期间,许多亲子家庭走进中国建筑科技馆,沉浸式体验“新春寻龙记”研学活动、听志愿者讲解建筑展览,感受传统节日与建筑科技碰撞的年味,度过一个充满文化韵味与科技趣味的新春佳节。

  “新春寻龙记”活动,将节庆文化、民俗文化、非遗文化与建筑科技相结合,旨在传承传统年俗、科普建筑中的龙文化和建筑科技知识,设置了参与感、体验感、互动感较强的科普课程,为就地过年的武汉市民及外地来汉游客提供了阖家出游的好去处,吸引391组亲子家庭、1432人参与其中。活动现场,亲子家庭体验舞龙、剪窗花、写春联非遗文化,聆听龙生九子讲座,制作龙造型黏土相框画,探寻馆内建筑展品里的龙元素,拼贴龙图腾纪念卡,搭建现代木塔等龙年创意空间,在亲子温情互动和大众集体研学中品味传统年俗、领略建筑文化的厚重感和建筑科技的创造力。

  中国建筑科技馆执行馆长张祖礼表示,举办春节亲子研学活动、组织公益科普讲解是一次很好的尝试,通过将建筑展览与传统年俗转化为教育资源,搭建了亲子互动交流、共同成长的平台,为市民游客提供了阖家出游的好去处,很好诠释了春节文化内涵,促进民俗传承、科普与节日深度融合。

  本报记者 郑莉莉 任文 张宇驰

  通讯员 徐雅丽 黄彦雄 盖伟涛

上一篇    下一篇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科普走基层
   第03版:科普走基层
   第04版:寻访湖北最美科技工作者
   第05版:寻访湖北最美科技工作者
   第06版:健康生活
   第07版:环球扫描
   第08版:探秘新知
过大年 科普风尚“热辣滚烫”
科技馆里闹新春
点燃新春烟火气 唱响科普好旋律
寻访湖北最美科技工作者
报头
武汉科技报一版要闻01科技馆里闹新春 2024-02-19 2 2024年02月19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