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弘扬科学家精神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记武汉地铁桥隧管理有限公司工程师余海锋
~~~——记华中科技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教授杨晴
2024年06月24日 星期一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能源向新 “碳”索未来

——记华中科技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教授杨晴

  干净利落的齐耳短发,言谈举止中透着书卷气。5月22日,记者见到华中科技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杨晴教授时,她正结束一场与友人的会谈。这位深耕“双碳”领域近20年的教授,致力于研究可再生能源系统及其与气候变化、陆地资源、人类社会经济系统之间的关系,为推进国家实现碳减排目标贡献力量。

  徒步三十多公里山路采集数据

  杨晴于2011年起投身华中科技大学从事科研与教学。

  “十几年前,我们计算能源系统的碳排放数据,过程十分困难。”杨晴表示,当时低碳理念还未普及,需要向很多企业科普碳排放并获得认可与支持,这些都需要数据支撑。有一次采集风电数据,山路被雨水冲刷,车上不去,她便带着学生徒步前往山顶的风电厂,往返大概有三十多公里。当天太阳很大,路上还遇见了蛇,幸好她和学生都平安无事。

  作为科研工作者,杨晴自主研发了混合生命周期碳足迹算法、基于深度学习框架的电碳因子算法、高精度动态碳排放因子算法等,为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及助力我国“双碳”目标的实现提供了系统性的科学支撑。承担及参与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重大项目,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等。并与华能集团、国家电网、南方电网等头部企业深度合作,开展了一系列示范应用项目。

  严谨治学 培养科研人才

  杨晴认为,每个学生的性格、经历不一样,教师也有迥异的教学风格,二者之间能碰撞出不一样的火花。任教十余年,她长期承担4门本科生课程和3门研究生全英课程。教学中,她将先进的问题导向教学法、三明治教学法、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法等方法融会贯通,探索了基于多学科交叉的问题导向式互动教学法。为激发学生科研内驱力,杨晴与学生一起探讨科研遇到的难题,帮助学生克服科研内驱力不足等问题,获得学生的好评。

  作为华中科技大学新能源科学与工程系副主任,杨晴承担了新系建设的主要落实工作,解决了新系建设教材缺乏和教学体系不完善的难题,并创新性地构建了适合本科生的实验教学平台。为解决“新工科”背景下,新能源专业的教学体系与其多学科特征不匹配的难题,杨晴在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建设上努力打破学科壁垒,通过灵活的机制来实现教师队伍和教学内容的深度整合。在课程体系建设中,杨晴组织制定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的本科课程体系和研究生课程体系,多次协助学院开展专业认证,全力推进新能源系本科实验教学体系和教学团队的建设。

  当时中国建立碳的试点市场,要建立全国碳市场,而欧盟国家在这个领域相对成熟。杨晴主编了《碳金融:国际发展与中国创新》一书,总结国际上的经验,结合国内的形势开阔大众的视野,以期助力我国碳市场更好地建设。  

  探索双碳与新质生产力的关系

  “火电厂降碳及碳捕获技术价格普遍较高,虽然新能源价格下降,但其波动性大,对电网稳定性带来风险,就要用较贵的储能等技术去支撑。”谈起新能源与降碳,杨晴表示这方面还需要大力挖掘,寻找一种安全稳定、低碳清洁、价格便宜的系统性解决方案和因地制宜的多样性路径。

  她认为在推动“双碳”目标的过程中,一方面,不能一味地追求技术本身的指标,而要兼顾经济性,这样才能得到市场的认可,真正发挥双碳的作用;另一方面,要兼顾国内外的形势。我国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光伏产品这三个出口新增长引擎本身就有碳足迹,国际上已经和正在制定规则,限制碳排放的强度。“我们要主动参与规则的制定,甚至要主导规则和国际标准,在国际上享有话语权。”杨晴说。

  未来,杨晴将致力于把大数据、人工智能的算法与碳核算相结合,让碳核算成本降低,效率和准确度得到提升。同时,她将通过搭建多学科交叉的综合模型,为未来的可持续发展路径和低碳规划方面提供新的视角。

  本报记者 代钰 通讯员  陈环环

上一篇    下一篇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江城科普
   第03版:弘扬科学家精神
   第04版:弘扬科学家精神
   第05版:创新·创业
   第06版:健康生活
   第07版:湖北最美科技工作者
   第08版:科普智慧行
守护城市轨道工程安全
能源向新 “碳”索未来
武汉科技报弘扬科学家精神03能源向新 “碳”索未来 2024-06-24 2 2024年06月24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