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弘扬科学家精神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记宝钢股份中央研究院青山属地炼钢所炼钢智能制造与模型开发首席师刘洋
~~~——记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武汉分院高电压研究所副总工程师陈江波
2024年06月24日 星期一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攀登电力“珠峰”

——记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武汉分院高电压研究所副总工程师陈江波

  历时14年从IEEE、CIGRE到IEC,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武汉分院高电压研究所副总工程师陈江波成功地做到将特高压技术写入国际标准,实现中国技术走出国门的梦想。陈江波的梦想是如何实现的?日前,记者对他进行了专访。

  掌握特高压核心技术

  特高压交流输电是指1000千伏及以上的交流输电,具有输电容量大、距离远、损耗低、占地少等突出优势。它是当今世界上电压等级、技术水平最高的交流输电技术。

  2016年,陈江波组织研发首个特高压交流混合气体GIL试验线段及考核平台,实现特高压GIL在1000kV、6300A全工况条件下长期性能考核。同年,淮南—南京—上海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输变电工程苏通GIL综合管廊工程开工。

  “技术研究既要紧密结合工程实际,同时也要走在工程应用的前面。”陈江波表示,团队的科研攻关为苏通GIL综合管廊工程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现如今,这条“电力蛟龙”正横卧在长江江底安全运行着。

  此外,陈江波和团队先后承担“特高压交流主设备试验方法优化关键技术研究”“特高压交流变压器及套管特殊试验措施研究”等十余项科技项目,有力支撑了我国三十多个特高压交流工程建设,推动我国特高压试验技术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推动中国技术标准走出国门

  2011年以前,三大国际标准组织(IEC、ISO、ITU)还没有特高压交流输电技术领域的技术委员会,也没有相关技术标准或导则。国家电网公司从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发起三项特高压交流标准,初步构建了特高压交流国际标准框架,陈江波与11家国际知名研究机构和企业的专家参与了IEEE 1861标准编制。IEEE标准的成功发布,促使国际电工委员会IEC成立特高压交流输电系统技术委员会,并由他担任技术委员会第四工作组召集人,牵头编写IEC TS 63042-401标准、参加编写IEC TS 63042-301以及IEC TS 63042-302标准。这些标准的发布填补了国际标准空白,实现了特高压交流标准走出国门,是“中国创造”和“中国引领”的有力见证。陈江波也获得IEC 1906奖以及中国标准创新贡献奖。

  实现中国技术走出国门的经验是什么?陈江波告诉记者,一是依托核心技术,主导国际标准离不开我国在特高压交流输电系统领域的自主创新与丰富经验。二是发挥人才作用,通过单项国际标准的编写,培养锻炼了一批国际化人才,为后续引领技术走向打下坚实基础。

  推进真型试验平台建设

  为了破解制约配电网供电可靠性提升难题,陈江波团队开展技术攻关,建设真型配电网试验场。为了摸清配电网供电可靠性提升的痛点和难点,提出科学先进的建设方案,团队开展了长达一年的技术论证。期间,陈江波团队足迹遍布大江南北,走访配电生产一线,配网领域各大知名高校、业内资深专家和权威单位。“常年在外出差是家常便饭,曾经由于住宿紧张,团队疲惫不堪,找了个地下室休息,次日清晨又奔赴工作现场。”陈江波回忆起当时的场景,不禁感慨。

  真型配电网试验场建设的核心,就在于“真”。平台线路必须“真”,设备必须“真”,网架结构必须“真”。然而,我国配电网的网架结构繁多,如何在有限的场地实现所有网架结构和拓扑变换?陈江波带领团队不断尝试不同接线方式,最终提出通过大型开关联络站末端连接方式,将8回4端架空线路和电缆线路进行排列组合,实现12种网架结构多态重构,3种中性点接地方式灵活切换,从而复现248种配网故障场景和3个等级3类40种不停电运维场景,为配电网可靠性技术攻关提供了完备的试验手段。如今,试验场累计开展各类真型试验数万次,突破多个世界性技术难题,不仅减少了配电网的停电时间,提高供电可靠性,而且满足了群众的用能需求。陈江波用一腔热血,攀登电力“珠峰”,走在科技创新的最前沿。  记者 代钰

上一篇    下一篇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江城科普
   第03版:弘扬科学家精神
   第04版:弘扬科学家精神
   第05版:创新·创业
   第06版:健康生活
   第07版:湖北最美科技工作者
   第08版:科普智慧行
18年用百余项创新炼好钢
攀登电力“珠峰”
武汉科技报弘扬科学家精神04攀登电力“珠峰” 2024-06-24 2 2024年06月24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