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特别报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24年青山区科协亮点工作——~~~
2025年01月27日 星期一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2024年青山区科协亮点工作——

“科普之翼”助力传统产业闯关转型

  王建宇院士开展讲座。

  青山区滨江未来实验小学张寿荣院士图书展陈馆。

  武汉市青山区钢城第十二小学开展“行走的思政课”活动。

  “青山·九头鸟科幻节”活动现场。

  李建成院士作报告。

  纪光伟开展科普讲座。

  台上,66岁的中国科学院院士、“墨子号”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工程常务副总师王建宇,正声情并茂地讲述航天科技知识……2024年在青山区科学技术协会的组织下,弘扬科学家精神进校园活动这类科普活动正遍地生花。

  近年来,青山区多措并举、多管齐下,全区公民具备科学素质比例达19.6%,青山区科协荣获2024年湖北省全国科普日活动优秀组织单位。

  阵地不断扩大 活动亮点纷呈

  9月19日,2024年青山区全国科普日启动式上,坐落于青山区滨江未来实验小学内的张寿荣院士图书展陈馆首次公开。张寿荣院士图书展陈馆于该校一楼的“青山院士之家”,它是由青山区科协携手武钢有限、省金属学会、区教育局等各方力量,精心策划并实施了张寿荣院士生前办公室的复原项目。青山区滨江未来实验小学相关负责人表示,张寿荣院士图书展陈馆已成为青少年接受科学启蒙的重要课堂。这是青山区科协深化推进科普阵地建设,不断完善科普设施设备的一个缩影。

  目前,青山区在全区组建了科普教育基地联盟,汇聚了21家涵盖绿色生态、工业文化、青少年科学教育等多领域的科普教育基地,其中省级5家、市级16家。一年来,依托“基地+社区”、“基地+学校”等合作模式,组织开展科普实践活动600余场。

  武汉市青山区钢城第十二小学走进冶金街道南干渠社区氢能科普园地开展“行走的思政课”活动。“这边是氢能火箭,电解装置将水电解转化为氢气和氧气,点火后氢气燃烧瞬间产生冲击力,将小火箭发射升空。”在氢能火箭科普演示装置前,科普志愿者向同学们详细介绍了模型的操作原理。

  原来青山区在钢铁、化工行业副产品的氢资源丰富,储氢企业成熟,工业用氢需求大,发展氢能产业潜力大、优势明显。近年来,青山区高度重视氢能产业的发展,将其作为老工业基地转型升级的关键支点,作为支撑未来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予以重点培育,奋力打造“华中氢能产业之都”。为此,由青山区科协确定建设主题,经与冶金街道交流后携手打造,武钢气体、中冶武勘等氢能企业热心参与和大力支持的南干渠社区氢能科普园地应运而生。

  有了科普阵地,还要打造科普品牌活动,把科普服务送到千家万户。为此,青山区举办了首届“青山·九头鸟科幻节”,将楚文化与青山科幻发展有机结合,新颖的科幻秀场、幻想集市、打卡集章活动,吸引了科幻爱好者、市民等近万人参与;聚焦“一老一小”,组织开展了智能设备应用、反诈骗等主题科普活动450余场次,组织开展了院士专家进校园活动、“科普助力双减”青少年第二课堂70余次,开展了“好玩在青山 科普乐假期”、“寻找小小青小科”科普研学活动215场,覆盖青少年万余人……

  院士成果“落地生金” 科创支撑有力

  在中冶武勘工程技术有限公司院士工作站里,经常会掀起院士级别的“头脑风暴”。在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大地测量专家李建成指导下,完成了中冶武勘牵头实施的全国最大、科技含量最高的测绘地理信息 PPP 项目——“数字阿克苏地理空间数据服务平台建设项目”,乡村振兴“数公基”——“荆门农谷数字农业农村项目”的策划、设计和实施,以及鄂钢、昆钢等多个钢铁企业的总图信息化与钢铁冶金重大安全智慧监管系统项目,指导解决了百亿级数据的快速读写、室内外高精度定位等系列难题,对中冶武勘数智应用业务发展起到了有力地支撑作用。

  自“青山区院士专家工作站”建站以来,这样的头脑风暴经常会出现在本地企业、田野、研究院等生产科研一线。截至目前,青山区建有院士工作站5家、专家科创工作站4家。近年来累计助力企业解决关键技术难题50余个,开发新产品、新工艺等200余个,申请发明专利4000余项,授权发明专利2500余项,推广转化科技成果70余项,为最需要创新的地方引入最高端的智力资源。

  今年,武汉有机实业有限公司获批武汉市专家科创工作站,与华中师范大学化学学院院长肖文精教授团队合作共建的“武汉市专家科创工作站”,聚焦光催化的研究和应用,企业与高校通过“产学研用”结合,致力于推动原创光催化合成工艺的研究、中试、放大,并最终实现产业化转化。据悉,武汉有机实业有限公司是国内历史最悠久的甲苯衍生产品的生产制造企业,专注于甲苯氧化、氯化、氨化等下游深加工产品70余年。

  在让更多科学家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同时,青山区科协也在致力于打造有温度、可信赖的科技工作者之家,把党的关怀送到科技工作者中去。青山区科协通过发挥好“一会”“一团”“一家”作用,成立了武汉市首家区企业科协联合会,截至目前有企业(园区)科协会员单位40家,覆盖大中小型科技型企业(两新组织)433家;建立了科技服务团,截至目前合计吸纳了区内外各行业各领域专家人才30余人;成立“青山院士之家”,展示了多年来20位院士到访青山的题字、活动报道、纪念品等文化物品,打造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定期举办各类主题沙龙、对话活动。

  强化科普惠民 志愿服务蔚然成风

  11月10日,在青山九头鸟科幻节活动上,“全国最美基层科普带头人”纪光伟获得武汉市科协宣教中心“大健康宣传总顾问”聘书。作为《纪教授说医》栏目的核心人物,其科普之路始于上世纪80年代。早在1984年,他就以一篇《和年轻妈妈谈谈乳腺炎》在《武钢工人报》上初试啼声,这篇处女作不仅标志着他科普生涯的启航,更点燃了他向广大民众传播医学智慧的熊熊烈火。次年,他与《武汉科技报》结缘,发表了第二篇科普佳作《谈谈急性乳腺炎》。

  从此,一段长达四十年的科普传奇之路缓缓铺展。四十年来,纪教授凭借深厚的医学底蕴和对科普的热爱,逐渐成长为全国知名的基层科普领军人物、“中国健康传播影响力”人物,并被誉为“江城洪昭光”。

  除了撰写科普文章外,纪光伟教授还积极参与各种科普活动。2018年,在青山区科协的倡导下,成立了武汉市第一支以个人名字命名的科普小分队——纪光伟健康科普宣传小分队。这支小分队深入基层,通过专家进社区、健康讲座等形式,将健康知识传递给更多的人。

  目前,青山区科协已组建科技志愿服务队伍94支,注册志愿者人数过万人。科技志愿服务队紧密围绕民生科技热点、人民群众生产生活需求,广泛开展卫生健康服务、青少年科普、实用技术推广等科技志愿服务活动。

  本报记者 陈映琦 通讯员 余琳娟 洪凡

上一篇    下一篇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江城科普
   第03版:特别报道
   第04版:特别报道
   第05版:特别报道
   第06版:特别报道
   第07版:健康生活
   第08版:科普智慧行
“科普之翼”助力传统产业闯关转型
武汉科技报特别报道06“科普之翼”助力传统产业闯关转型 2025-01-27 2 2025年01月27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