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为进一步提高辖区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传承弘扬科学家精神,10月27日、10月31日,由江岸区科协主办、武汉科技报承办的2023年“践行党的二十大 科普点亮美好生活”科普智慧行活动顺利开展,走进科普场馆。
据悉,全民科学素质纲要实施工作办公室近日发布了关于印发《2023年全民科学素质行动工作要点》的通知,其中提到要广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尤其是大力传承弘扬科学家精神。
中国二二核工业建设展览馆 武汉动物园科普基地
重温大国崛起之路
本报讯(记者 詹媛媛 张杏)为全面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深入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充分发挥科普阵地作用,助力科技自立自强。10月27日,由江岸区科协主办的“科普智慧行”活动顺利举行,来自百步亭社区50名科普工作者走进汉阳区科普教育基地,普及科学知识。
“科普智慧行”首站来到中国二二核工业建设展览馆。展馆共设核立大国之盾、核铸强国重器、核启时代新局、核领行业之先、核谱未来华章五大展区,运用多媒体全景体验、投影动态展示、沉浸式观展等互动技术,再现了中国核工业听党话、跟党走,从“两弹一艇”研制成功、核工业产业体系基本建成,到核能和平利用全面推进,再到新时代核工业跨越发展的光辉历程,真实反映核工业建设队伍对我国核工业事业做出的卓越贡献。
大家纷纷表示,在这里了解到很多之前不知道的国防知识,真的受益匪浅,以后也想带自己的孩子来参观,让后辈们也了解我们大国崛起之路的艰辛。
在武汉动物园科普基地,通过现场动物科普讲解、趣味问答等方式,大家增长了见闻,了解武汉动物园的新变化,以及动物种类、生活习性、饮食习惯等方面的知识,体会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之道。
园内的非洲区场馆尤其吸引了大家驻足。据悉,武汉动物园首次引进了阿拉伯狒狒并其打造了沉浸式古埃及风貌:外场草地繁茂,树木和石块组合而成的攀爬架分布其中,为狒狒们模拟出干燥的草原风貌;在内场,可以看到黄沙覆盖的阿拉伯“平原”、高耸的方尖碑以及铭刻着象形文字的古旧石壁,同时还有一面与古埃及、阿拉伯狒狒相关的文化科普墙。
武汉农业集团空港湿地花田 皇冠蛋糕工厂科普基地
体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本报讯(记者 詹媛媛 张杏)10月31日,江岸区科协组织永清街道、球场街道50名科普工作者前往东西湖科普基地参观学习。
作为东西湖区生态文旅新地标,武汉农业集团空港湿地花田一派生机勃勃。园区占地面积 1517 亩,依托府河的生态资源优势和区位的地理优势,打造了现代都市农业示范园、水生植物产业园、农文旅体验园。三产融合的生产模式、具有湿地生物多样性特点的生态环境,处处彰显着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时值秋季,走进园区蔬菜工厂却是绿意盎然。生菜、小白菜、菜苔、油麦菜…整齐的排列在移动苗床上,无刺黄瓜、水果番茄、丝瓜等生长在固定苗床,这里采用无土栽培技术,标准化、自动化管理,蔬菜生长周期短、多茬高产,生产量是普通大棚的4-5倍。
“整个大棚里怎么没有人,菜苗是怎么移动到苗床的?”正在参观的科普员疑惑不解,“我们采取了自动化控制技术,人工成本是普通大棚的1/8,这一片大棚面积是2500平方米,日常只用2-3人维护。”基地科普员张畅解释道,“事实上,从播种开始,我们已经实现了数智化。通过自动化运行、标准化作业、数字化管理,精准控制农作物生长所需环境,一粒种子从播种、育苗、生长、果实采摘都可以由数控区进行操作。利用物联网技术,还可以实时采集各类生产信息,建立数据库,全链条控制和收集生产各个环节的数据,提炼农作物最佳生长模型,从而实现整个温室系统的智慧化运转。”科普员们纷纷感叹,科技赋能农业生产可见一斑。
下午,大家来到玫隆皇冠蛋糕工厂。这里是武汉街道随处可见的皇冠幸福里蛋糕店的总部,走进企业科普馆,香味扑鼻而来,看完企业发展史后,科普工作者一行来到生产车间参观走廊。隔着玻璃,看到醒发室里一条全自动化生产线和两条半自动化生产线,机械臂自动抓取鸡蛋、面粉,一小时能完成750kg原料生产,室内温度、湿度适宜,按顺利搅拌均匀后烘培,生产的蛋糕胚体可供武汉170多家门店的营业需求。科技发展让生产更高效,现代化设备的使用也为食品安全护航。
参观结束后,科普工作者两两一组在工作人员指导下制作杯子蛋糕,亲身体验制作流程,学习烘焙知识。
(本报图片部分来源于网络,图片作者与本报联系以便支付稿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