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特别报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24年04月08日 星期一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AI“复活”逝者 争议与风险

  仅需一张照片和一段逝者录音,就能在数字世界中让逝者“永生”……清明节前后,此类AI“复活”广告宣传在各大电商和社交平台上日益活跃,甚至演变成一门新“生意”。

  技术的发展为满足人们的精神与情感需求提供了更多载体,与此同时,AI“复活”也引发强烈争议。有专家提出,AI“复活”技术被滥用,或将带来侵害个人权益、数据隐私安全、传播虚假信息等问题。

  新“生意”背后的技术难度有多高?

  “大家好!其实我没有真正离开这个世界……”不久前,已故艺人与公众亲切“打招呼”的视频在社交平台上引发网民关注,也让AI“复活”这一话题进入公众视野。

  利用AI技术将逝者“复活”,渐已发展成新“生意”。某电商平台的数据显示,在平台经营AI“复活”相关业务的商家达1900余个。

  在一家电商平台上,某商家称,让照片中的人物动起来20元,如果要配上“AI人声”则需收费50元。数据显示,该商家已达成超800次交易。在该电商平台上,“复活”亲人的“商品”售价在几十元至几百元不等。

  “有的‘复活’效果‘一眼假’,其实是过去‘照片活化’技术的延伸。有的‘复活’效果很逼真,多是采用‘深度合成’技术。”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网安中心测评实验室副主任何延哲认为,当前市面上绝大部分的AI“复活”并非刚出现的“新技术”。

  一些商家已开始兜售“AI‘复活’技术变现指南”。在某二手交易平台上,记者以19.9元的价格购买了一份“AI‘复活’技术教程”。除文字说明外,还有视频讲授如何制作“照片活化”的短视频。

  记者了解到,当前网络上的AI“复活”工具主要分为三种。

  一种在手机应用商店中即可下载获得,只要一张正脸照片就能根据应用中所提供的模板“活化”,可实现歌唱、“演电影”等场景转化。

  第二种是利用线上工具,由用户提供正脸照片和相关音频文件,经过系统自动编辑后,实现照片中人物“开口说话”的效果,该工具需要用户支付一定费用。

  第三种则是在开源社区中,由程序员编写AI测试程序,在经过相关语料训练后,将照片转化为能简单对话互动的“数字人”。此类程序门槛较高,需要一定计算机知识基础。

  引发法律与伦理多重争议

  AI“复活”的话题引发重重争议。

  有专家认为,是否进入公共场域,是判断AI“复活”是否侵权的重要分界线。

  世辉律师事务所合伙人王新锐表示,个人利用AI“复活”亲人、缅怀纪念,且在必要范围内使用,无需过度干预。而如果在公共平台扩散传播,用于市场盈利,是否侵犯他人或社会公共利益就要特别考量。

  今年3月,一些已故艺人的近亲属已就相关“复活”视频提出下架要求,并表示后续或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权。

  “在未依法获得逝者相关近亲属授权的情况下,擅自使用逝者面容将其‘复活’并进行商业推广,涉嫌侵害逝者的肖像和名誉等权利。”北京康达(厦门)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张翼腾说,根据民法典相关规定,如未经许可,擅自使用逝者的姓名和面容用于“复活”,逝者的近亲属有权依法请求行为人承担民事责任。

  一家社交平台相关负责人表示,平台认为,未经逝者生前同意或逝者家属授权,他人不应使用AI或任何技术手段“复活”逝者。该负责人称,如果家属投诉或侵权行为被查实,平台将对侵权账号作出处罚。

  AI“复活”还涉及“数字遗产”问题。张翼腾说,逝者生前的个人信息、聊天记录等“数字遗产”能否继承,目前没有明确法律规定。对于谁有权使用、如何避免不当获取、使用时应遵循何种规范等问题,仍需进一步明确。

  此外,相关服务中,AI需要处理大量个人敏感数据,如面部表情、语音语调等;数据一旦被滥用或泄露,会对用户隐私造成威胁。业内人士建议,开发者和使用者都应承担责任,确保技术不会误导用户或影响人类情感;同时也要注意隐私保护和数据安全。

  值得关注的是,AI“复活”技术使用不当,也可能成为犯罪分子实施诈骗等犯罪活动的工具。

  “服务提供者不会也没有能力核实‘逝者’的身份信息,一些不法分子也可能以‘复活’之名行‘诈骗’之实。”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网络空间安全学院教授左晓栋说,面对新的电信网络违法犯罪活动时,不熟悉网络应用的中老年群体更易成为受害者。

  AI“复活”也可能衍生新型法律纠纷。“不排除有人会借AI‘复活’来伪造逝者遗嘱或做出其他违背逝者意愿的事。”王新锐提出,如有近亲属利用这项技术伪造音视频遗嘱,或将耗费更多时间和人力成本来验证真实性,甚至给司法鉴定带来一定挑战。

  亟待完善法规厘清边界

  业内专家认为,技术创新永无止境,其应用应有道德边界和法律规范。应抓紧完善相关法律法规,警惕AI“复活”技术可能产生的社会风险。

  首先,AI“复活”技术的应用,应严格遵守知情同意原则,在网络传播过程中不侵犯他人利益。

  2022年,国家网信办等三部门发布《互联网信息服务深度合成管理规定》,对深度伪造等新技术应用进行了规范。规定明确,深度合成服务提供者和技术支持者提供人脸、人声等生物识别信息编辑功能的,应当提示深度合成服务使用者依法告知被编辑的个人,并取得其单独同意。业内人士认为,如果被编辑人是逝者,理应取得有义务保护逝者肖像权的亲属的同意。

  其次,不少专家提出,AI“复活”产品应恪守技术管理规范,加强内容“标识”。

  左晓栋等专家表示,根据有关规定,相关技术服务提供者必须对“生成内容”进行“标识”;在已有原则性要求的背景下,可出台相关行业标准,要求相关技术服务提供者在生成式内容中添加“水印”,防止不法分子借用该技术实施违法犯罪活动。

  另外,业内人士提出,在数据处理过程中,要更注重隐私保护和数据安全。

  2023年,国家网信办、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等七部门联合发布《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暂行办法》,进一步明确了生成式人工智能的行业发展规范。办法规定,提供者应当依法承担网络信息内容生产者责任,履行网络信息安全义务。涉及个人信息的,依法承担个人信息处理者责任,履行个人信息保护义务。

  专家还建议,要进一步落实相关平台的主体责任,处置借AI“复活”概念不当牟利的不法商家。

  “不能放任AI‘复活’变成一门没有规矩和底线的‘生意’,尤其要保护对新技术不敏感的中老年用户群体。”中国法学会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研究会副秘书长陈音江建议,有关平台要帮助中老年用户群体辨别深度伪造技术,取缔不当得利的违法违规商家,尽可能减少技术滥用带来的社会风险。

  法律界人士建议,有关部门对AI“复活”的需求和其衍生的产业链要保持关注、合理辨析,在现行法律法规基础上做好数据保护、涉诈犯罪风险预防等方面的监管。

  此外,普通群众在面对诸如AI“复活”等新技术时,要提高警惕,一方面要避免掉入不法商家借新技术之名设下的虚假宣传之坑,另一方面也要提防诈骗者运用深度伪造技术乔装“亲友”实施电诈行为。            (新华社)

上一篇    下一篇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特别关注
   第03版:江城科普
   第04版:创新·创业
   第05版:健康生活
   第06版:环球扫描
   第07版:特别报道
   第08版:科普智慧行
AI“复活”逝者 争议与风险
人工智能培训需降虚火
武汉科技报特别报道07AI“复活”逝者 争议与风险 2024-04-08 2 2024年04月08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