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江夏淡水渔业科普馆总面积约864平方米,分为两层。在空间设计上,整体建筑以江夏渔业元素贯穿设计,引光、引景入馆;在内容设计上,深入理解和践行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大食物观”,发挥江夏渔业的生物资源优势,实现食物供给的可持续。
一楼从世界渔业出发,展示渔业的基础概况、中国渔业演变历史,解析渔业对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作用,剖析中国渔业对世界的贡献;进而沿着长江流域,讲述长江水域的渔业文化、生态资源,深度践行长江大保护重要国策;最后走入江夏渔业,带领观众了解江夏渔业发展、特色产业及智慧渔业建设,兼具文化科普、互动体验、成果展示等多重功能;二楼则是讲述环鲁湖EOD项目的具体情况,了解规划及现状建设进度;您也可以通过参观渔业监控中心,探寻水上牧场的实时作业。同时,桂建芳院士自然科普工作室武汉江夏工作室也于展厅正式揭牌成立,桂院士团队作为淡水渔业科普馆的技术支撑,将致力于淡水渔业资源的保护与可持续利用,助力江夏区淡水渔业产业升级。
整个展厅有四大亮点,序厅裸眼3D凸显江夏渔产业的历史与优势;沉浸式影院带您体验波澜壮阔、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江水之秀;数字沙盘则带您总览鲁湖EOD项目发展规划;3D Mapping渔水之光走廊,在光与影的故事里,成就江夏的生态渔歌。
此外,展馆还设有多处互动体验的小彩蛋,兼具文化科普、互动体验、成果展示等多重功能。
本报记者 丁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