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特别报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25年04月07日 星期一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党建引领 科普赋能美好生活

  武汉医药卫生学会联合办公室党委书记、主任、武汉医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党支部书记黄晓刚。

  武汉市护理学会理事长付阿丹(右三)参与授旗仪式。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智能医学研究室主任叶哲伟。

  武汉市中心医院疼痛科主治医师吴群现场问诊。

  武汉微循环学会理事长魏蕾。

  天佑之星儿童医院工作人员介绍便携式骨龄仪。

  编者按:4月1日,“党建引领 科技赋能·医卫护航 健康武汉——全市医卫学会‘党建+’风采展示暨志愿服务活动”在江汉区西北湖广场举行,现场向“武汉科技工作者基层治理志愿服务队”授旗,新就业群体、环卫工人代表赠送健康大礼包。全市25家医卫学会和江汉区科普惠民“益+医”联盟等设置近60个展位,开展“党建+学术”“党建+科创”“党建+科普”“党建+发展”主题展示和志愿服务。记者采访部分代表,展示他们发挥专业优势资源,积极投身基层治理,广泛宣传科普知识,助力广大群众过上文明、健康、美好生活的风采。

  黄晓刚:贡献科技社团的智慧与力量

  “开展为民服务,是科技社团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对于卫生类科技社团而言,这一责任的重要性尤为凸显。”活动后,武汉医药卫生学会联合办公室党委书记、主任、武汉医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党支部书记黄晓刚接受本报记者采访。黄晓刚表示,武汉医学会作为卫生类科技社团的管理机构与专家团队汇聚地,不仅承担着开展学术交流、推动行业进步的重要使命,更将履行社会职责视为工作的重中之重。医学会始终紧抓各类契机,积极组织开展健康为民服务活动。

  黄晓刚介绍,参与本次活动的专家均来自三甲医院,他们凭借深厚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临床经验,汇聚于此,为市民提供专业的健康咨询服务。“我们希望通过这类活动,全面提升人民群众健康水平,增强大家维护自身健康的能力。”

  “武汉医学会将在武汉加快推动‘三个优势转化’、重塑新时代武汉之‘重’、打造新时代英雄城市,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武汉篇章的进程中贡献科技社团的智慧与力量 。”谈及科技社团的发展,黄晓刚如是说。

  付阿丹:凝心聚力 照亮科普志愿服务征程

  4月1日,“党建引领 科技赋能·医卫护航 健康武汉——全市医卫学会‘党建+’风采展示暨志愿服务活动”举行。现场,武汉市护理学会理事长付阿丹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武汉市护理学会集聚了武汉地区的护理科技工作者,他们发挥专业优势,积极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致力于将常见的健康科普知识通过多样化的形式传递给广大群众,提升公众的健康意识,帮助广大群众增强自我保健及应急科普能力,从而提高整体科普素养及生活质量。据介绍,武汉市护理学会成立于1936年,一直致力于学术交流、科普宣传。在市科协的指导下,学会以党建引领凝心聚力,不断创新工作思路,积极整合各方资源,稳步推进群众健康科普志愿服务工作,矢志为江城百姓筑牢坚实的健康知识防线,助力武汉医疗科普事业迈向新高度。

  叶哲伟:倡议广大科技工作者踊跃投身志愿服务

  活动现场,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智能医学研究室主任叶哲伟宣读《倡议书》,号召全市广大医卫科技工作者积极开展科技志愿服务活动投身基层社会治理,用专业知识与创新精神为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和社会的和谐发展贡献力量。医卫科技工作者要积极参与科普志愿服务,要投身基层医疗志愿服务,要助力应急救援与公共卫生志愿服务,要带动身边同行,壮大志愿服务队伍。

  “科普志愿服务工作的重要性在于向患者科普相关的医疗知识,帮助患者更好地了解疾病,配合医生进行治疗,深度参与疾病的预防和管理。”叶哲伟教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党建 +”在医卫科普志愿服务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希望广大科技医卫工作者能利用闲暇时间,通过制作短视频、撰写科普文章等方式积极参与科普志愿服务活动,在志愿服务的道路上不断书写属于科技医卫工作者的精彩篇章。

  疼痛专家现场问诊 颈椎病牢记十二字真言

  “我这颈椎难受很久了,今天吴医生帮我按一按,真的舒服了很多。”现场武汉市中心医院展位前,市民纷纷在该院疼痛科主治医师吴群面前排起队。

  “现在大家生活条件好了,体育锻炼又普遍较少,相应会让肌肉出现僵化、退变等现象,导致一些慢性疼痛产生。”吴群在接受采访时告诉记者,常见的疼痛有三类,一是神经病理性疼痛,二是癌痛,三是慢性疼痛。比较常见的颈椎病、肩周炎都属于慢性疼痛。“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病后防复,这十二个字很关键。”吴群表示,“未病先防”指要在未病时就加强功能锻炼,如做颈椎功能操、游泳、跑步等;“既病防变”就是当脖子已经出现疼痛的话,要预防它进一步发生病变,如防止神经压迫、脊髓变性等;“病后防复”指医生即使治好了相关病症,患者也要改掉不良生活习惯,加强锻炼,防止旧病复发。

  “吴医生得知今天这里有惠民义诊和健康科普活动,一大早特意从红安赶来参加。真是好医生!”采访间隙,家住西北湖广场附近的刘先生一边揉着刚刚放松好的肩膀,一边向吴群竖起大拇指。对此,吴群谦虚地表示,救死扶伤是医生的天职,无论在哪里都是为了更好地服务患者。

  武汉微循环学会:党建引领 学术赋能 多元科普

  “好精美的画展,手绘的心血管结构图、大脑神经脉络图,还有Q版口腔健康科普!”现场,武汉微循环学会将武汉大学基础医学院举办的“绘绎疾病——科普绘图大赛”中的科普绘画作品带到现场展示,吸引不少市民驻足观赏。

  武汉微循环学会理事长魏蕾介绍,活动带来展示的科普绘画作品,是依托科普宣传基地组织的“绘绎疾病——科普绘图大赛”中的佼佼者,大赛或以智齿的防治为主题,或以肿瘤的预防和治疗、心血管等为主题,让学生通过数绘等形式配合智慧医疗进行科普宣传。今后,学会将组建一个大学生科普绘画社团,以智慧医疗为主要宣传方向,以动漫的形式线上线下同步进行播放,呈现众多完整、准确的科普宣传。

  武汉微循环学会是我国微循环学术研究领域首个地方性学术组织。学会始终坚持党建引领,学术赋能,科普惠民。搭建学术平台,推动基础理论研究与临床诊疗实践的紧密结合,持续提升学科理论水平,培养领域人才。开展惠民科普,走进社区、学校、村镇,进行健康知识科普。

  便携式骨龄仪:助力医生深入了解病情

  “这是便携式骨龄仪,可以为儿童提供骨龄检测、骨密度检测等全流程解决方案。”现场,天佑之星儿童医院展台前,市民对着一台机器向工作人员咨询着。武汉天佑之星儿童医院秦翠萍医生告诉记者,这台机器可利用AI骨龄辅助判读系统,从“拍片—阅片—报告”全流程仅需1—3分钟。它基于TW—3、中华05等主流骨龄标准,AI算法可在短时间内完成骨龄判读,准确率媲美高年资医师。

  秦医生告诉记者,测骨龄有助于明确儿童的发育水平。通过对比骨骼的实际发育程度与标准发育程度,医生可以准确评估孩子的生长状况,及时发现生长过快或过慢等异常情况。

  “骨龄测试在疾病诊断中发挥着关键作用。例如,甲状腺功能异常、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或减退等疾病,都可能影响骨骼的生长发育。通过骨龄测试,医生能够更深入地了解病情,为制定治疗方案提供依据。此外,对于遗传性疾病如脑瘫、心脏病等,骨龄测试也能提供重要的辅助诊断信息。”秦医生介绍,骨龄测试还能预测儿童的成年身高及性成熟趋势。这对于家长和医生来说,是了解儿童生长发育潜力的重要途径,有助于制定合理的营养和运动计划,促进孩子健康成长。

  本报记者 张宇驰 任文 盛甜 代钰 摄影 刘炼 肖凯

上一篇    下一篇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特别报道
   第03版:特别报道
   第04版:江城科普
   第05版:健康生活
   第06版:环球扫描
   第07版:特别关注
   第08版:科普智慧行
党建引领 科普赋能美好生活
武汉科技报特别报道02党建引领 科普赋能美好生活 2025-04-07 2 2025年04月07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