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科学家在阿拉斯加北部王子溪地层发现的关键化石证据表明,鸟类早在7300万年前的白垩纪晚期就已在北极圈内筑巢繁殖,这比此前认知提前了整整3000万年。
研究团队在严寒中采集沉积岩样本,通过显微镜筛选出超过50块微小鸟类化石碎片。其中包含雏鸟和胚胎骨骼——其特有的海绵状结构是快速生长的确凿证据,证实了鸟类在当时的高纬度地区成功育雏。
化石分析识别出三类古鸟类:类似潜鸟和海鸥的带齿鸟类,以及现代鸟类的近亲。值得注意的是,当时全球常见的反鸟类在此地完全缺席。学者认为,这可能意味着更进步的鸟类凭借独特的进化优势适应了北极环境。
这一发现在恐龙时代晚期的北极生态系统中,鸟类已成为关键组成部分。尽管尚不清楚它们是全年栖息还是季节性迁徙,但鸟类成功在极地繁衍的事实,彻底改写了其征服地球极地的历史时间表。 (科普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