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弘扬科学家精神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记华中农业大学博物馆馆长姜昊
~~~——记武汉建工科研设计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胡喆明
2024年07月08日 星期一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让博物馆成为“行走的课堂”

——记华中农业大学博物馆馆长姜昊

  华中农业大学博物馆位于风景秀丽的武汉南湖之畔、狮子山麓,是集农业教学、科研、科普功能为一体的自然科学类博物馆,系统地保藏和展示了华中农业大学累积的各类标本资源近30万份。“我们馆是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全国青少年科普示范基地,我们的藏品非常丰富,能够让大家体会到大自然的神奇与精彩,欢迎大家来我们博物馆参观。”他表示,科普工作是博物馆教育工作重要方面,科普和科创同等重要。科普不仅仅是传播知识,还要引导方法和思维,最终达到价值观的传递。

  热爱科普工作,成绩斐然

  华中农业大学博物馆3000平米的馆内,收藏了涵盖了动物、植物、土壤与地质矿藏等共30万号份标本资源,馆藏之丰富,令人惊叹。姜昊说:“华农标本馆成立两年后,因为馆内藏品数量、种类、规模等多项指标达到了博物馆的要求,于2012年底升格为华农博物馆。”

  “科普工作会有效提升博物馆的价值,并在博物馆系统内和科普场馆系统内长期宣扬并实践这一工作理念,为博物馆科普工作取到了很好地示范带头作用。”作为华中农业大学博物馆馆长,姜昊利用高校优质的科普资源,创新开展各项科普工作,形成较为完善的科普工作机制,倡导全域科普的理念和方法,建有科技志愿服务队,创立个人科普工作室和科普场馆。博物馆入选全国科普教育基地、武汉市“十三五”期间“十佳科普教育基地”。“移动博物馆 科学零距离”品牌活动获教育部博物馆育人联盟项目一等奖,入选中国科协优秀案例及活动,获评武汉市“十三五”期间“十佳科普活动”。姜昊个人获评湖北省第四届科普先进工作者,湖北省首届十佳科普达人。

  创新科普工作,成效明显

  姜昊认为新的形势下科普工作就是“内容+传播”,落实到主体措施就是建立科普品牌,创立了“移动博物馆 科学零距离”“耕读公社”等多个科普品牌活动,活动进社区、进学校、进机关。

  “让孩子们触摸标本,哪怕摸坏了也没关系。”提起2015年儿童节前夕走进武汉市第二聋哑学校活动,姜昊仍记忆犹新,“聋哑学校的孩子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孩子们对这些标本充满了兴趣,禁不住要触摸它们,出于保护标本的目的,老师们对小孩的行为进行了制止。我看着孩子们渴望的眼神,意识到比起保护标本,更重要的是让孩子们感受到科学的温度,对自然的渴望,尤其是面对这样一个特殊的群体,于是我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让孩子们触摸标本,哪怕摸坏了也没关系。”那场活动,让他更加体会到了科普工作平凡却又不平凡的价值,不仅致力于传播科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关心孩子们的成长,希望用爱和温暖点亮孩子们的人生道路。他创立的“耕读公社”是以互联网为平台,每周以家庭为单位、以亲子为主题,将科普融于到亲子活动中,目前网络平台有会员1万多个家庭,已开展科普活动近600场。

  “科普宣传要将情怀、资源、平台、活动相结合,充分利用高校、产业、场地、媒体等资源,扩大资源转化效应,打造科普品牌。”姜昊表示每次举办的活动都很受小朋友的欢迎,现在有很多观众都会提前来预约博物馆活动,参与各种有趣的活动已成为许多家长和孩子的习惯。

  科学“鄂”知道?专家科普“开放麦”活动是2023年湖北省科技工作者日活动的重点戏,姜昊接到省科技厅通知,临危受命,在不到48小时的准备时间下,直播了一场“我们的昆虫朋友”主题的科普讲解,受观众一致好评,彰显了一名科普工作者的深厚积淀和担当。记者 丁莹

上一篇    下一篇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江城科普
   第03版:弘扬科学家精神
   第04版:弘扬科学家精神
   第05版:创新·创业
   第06版:健康生活
   第07版:特别报道
   第08版:科普智慧行
让博物馆成为“行走的课堂”
愿创作更多“标志性建筑”
武汉科技报弘扬科学家精神04让博物馆成为“行走的课堂” 2024-07-08 2 2024年07月08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