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环球扫描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24年11月25日 星期一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二届地外建造学术研讨会在武汉召开

研讨月球基地如何建

  (图片来源网络)

  月球基地如何建?11月15日—17日,第二届地外建造学术研讨会在汉举行,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数字建造技术创新中心首席科学家、华科大教授丁烈云在研讨会主论坛上透露,“模拟‘月壤砖’刚刚已经进入中国空间站,不久将被航天员放置于空间站外。”“月壤砖”究竟有何变化,三年后会有完整答案。

  11月16日凌晨2时32分,神舟十九号航天员乘组收到了天舟八号货运飞船送去的团队制作的模拟“月壤砖”。

  据悉,“月壤砖”是由丁烈云院士团队通过分析真实月壤成分,并模拟配成后烧结而成,密度与普通砖块相当,但抗压强度是普通红砖、混凝土砖的三倍以上,相当于1平方厘米的面积上,能承受1吨多的重量。

  “上太空,就是为了搞清楚‘月壤砖’能不能胜任月球造房子的任务。”丁烈云院士在《月球基地原位建造科学技术挑战》为题的报告中表示,空间站外环境与月球环境在高真空、大变温、强辐射等方面比较相似。

  据悉,要在月面盖房子,首先就会遭遇温度剧烈变化的挑战。月昼温度超过180℃,月夜又到-190℃,此外,因为没有大气保护,大量宇宙辐射和许多微陨石会撞击月球表面,同时还有震动频率高的月震,这些都会对月面建筑材料的力学性能、热学性能和抗辐射性能提出苛刻要求。

  团队成员、国家数字建造技术创新中心周诚教授告诉记者,“月壤砖”加上装置只有1000克,共有74小块,放置在空间站外面。这次74块小砖都采用热压成型,不添加任何材料。完整暴露时间是三年,每隔一年会取一部分样品返回地球,第一块“月壤砖”预计将在2025年年底返回。

  中国月球基地如何建?丁烈云院士表示,除预制、发射、着陆,预制、发射、展开,预制、发射、组装等三种方式外,还有一种方式就是原位建造,但难度较大。即便采用前三种方式建设中国月球基地,原位建造依然有重要价值,基础设施离不开原位建造。例如,当航天器着陆时,月面会掀起大量月尘,对着陆区进行硬化处理可避免月尘的困扰,这就需要原位建造的力量。

  丁烈云院士还介绍,华科大团队已设计出固定刚性结构、充气式结构、原位3D打印结构、熔岩管道结构等多种建造结构,还采用热压、微波、激光等方式烧结或熔融材料成型技术,模拟了10多种月壤建材成型工艺。

  侯增谦院士、王赤院士、杨宏院士、丁烈云院士等51位知名专家学者在大会主论坛或分论坛作特邀报告。与会专家学者围绕“地外建造可持续发展”主题,分享地外建造最新研究成果、探讨技术创新、展望未来发展趋势。

  (本报综合)

上一篇    下一篇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特别报道
   第03版:江城科普
   第04版:创新·创业
   第05版:健康生活
   第06版:环球扫描
   第07版:探秘新知
   第08版:科普智慧行
研讨月球基地如何建
太阳可能存在旋转的极地涡旋
我国首艘大洋钻探船“梦想”号正式入列
首个可操控机械量子比特
中俄联合研究组织光透明成像技术
AI模型10秒检出脑肿瘤残留
卫星“大脑”助力提升遥感观测质量
武汉科技报环球扫描06研讨月球基地如何建 2024-11-25 2 2024年11月25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