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丁莹 通讯员 陈鹏)7月10日,武汉市江夏区国控集团经发投集团一楼会议室内座无虚席,汤逊湖科学大讲堂2025年第二场活动在此举行。本次活动由江夏区科协、区国控集团联合主办,以“从世界地图看中国”为主题,特邀中国科学院精密测量研究院郝晓光博士主讲,区国控集团120名管理人员齐聚一堂,在横竖版世界地图的对比中,探寻地理认知与科学探索的深层关联。
“人类对世界的认知,始终从‘看’开始。”郝晓光博士将话题引入历史纵深,“500多年前,哥伦布坚信‘地球是圆的’,带着寻找东方香料的梦想向西远航——他虽未抵达印度,却意外发现了新大陆。这一史实深刻揭示:对地球形状的认知,直接决定了人类探索世界的方向。”话音刚落,他话锋一转,指向大屏幕上的竖版世界地图,“正如哥伦布当年纠正‘天圆地方’的偏见,竖版地图如今也在纠正我们对世界的视觉偏差。”
郝晓光手持横竖版地图现场对比:“大家看,横版地图将北冰洋推向边缘,使得中美航线看似绕远;而竖版地图将北极置于中心,1.1万公里的最短航线清晰可见。这与哥伦布当年用‘地圆说’打破直线航行局限的道理相通——地图的变革,本质上是认知的突破。”他进一步解释,团队耗时11年编制竖版地图,正是为了让现代人像当年的航海家一样,跳出固有视角:“南极洲在横版地图上被放大到澳大利亚的3.8倍,在竖版地图中才还原为1.8倍的真实比例。这种精准度,对于企业布局国际业务、理解国家战略而言,至关重要。”
“哥伦布的航海日志里,每一页都写着‘修正方向’。”郝晓光笑着表示,今天的讲座也是想告诉大家:做决策不能困于惯性思维。比如用竖版地图分析洲际物流网络,可能会发现北极航道对降低运输成本的潜在价值,这与传统海运路线规划思路大不相同。
现场,不少人边记地图细节边交流。万宜合物业的张莉说:“听郝博士讲竖版地图还原南极洲真实比例,我才想到,工作中很多常用数据可能也有‘视觉误差’。我们做管理工作要优化服务,该像校正地图比例那样,用精准调研代替经验,让服务更贴合实际。”
江夏区科协负责人表示,汤逊湖科学大讲堂致力于提升干部职工的全球视野与家国情怀,助力大家深刻认识国家版图内涵;通过深入讲解地图知识,帮助打破思维局限、纠正认知偏差,培养宏观视角看待问题的能力。他强调,要通过这些努力树立正确的国家版图观,增强民族自豪感与使命感,激励大家以更饱满的热情和更广阔的视野投入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