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会患上肌筋膜炎
肌筋膜炎是一种临床常见却常被忽略或误诊的病症,好发于腰背、颈肩部,是指肌肉和筋膜的无菌性炎症反应,可反复出现肌肉骨骼疼痛。
肌筋膜炎的基本病因是肩颈腰足部的肌肉、韧带、关节囊发生急性或慢性损伤、劳损等,慢性劳损则是最常见的原因。这是因为肌肉、筋膜受损后发生纤维化改变,使软组织处于高张力状态,从而出现微小的撕裂性损伤、渗出,纤维样组织增生,形成条索或包块,局部产生大量炎性介质,最终刺激末梢神经出现疼痛。
此外,潮湿、寒冷的气候环境为另一重要发病因素。湿冷可使肌肉血管收缩、缺血、水肿,引起局部纤维浆液渗出,不利于炎性介质代谢,最终形成纤维织炎。部分患者有程度不等的外伤史,肌肉、筋膜受损伤后未及时治疗或治疗不彻底,留下隐患而致病。疼痛也会引起患者情绪低落、焦虑,严重时可影响睡眠,形成恶性循环。
运动是如何影响血糖的
运动消耗是血糖的重要去路之一。就血糖这个单一指标而言,运动对稳定血糖有下列几个方面的作用:
运动需要能量,肌肉能量的来源主要是糖和脂肪酸。所以,运动消耗血糖,血糖总量自然会减少。
运动通过改善胰岛素敏感性,使胰岛素更好地发挥作用,间接帮助全身组织利用好血糖。
运动能增加肌肉强度和总量,增加肌糖原储备,也是帮助降低血糖的主力军。
糖尿病患者要做有氧运动,如散步、慢跑、健身操、太极拳等,这样的运动能消耗热量,调节代谢,改善人体免疫。同时,糖尿病患者也需要做一些抗阻运动或无氧运动,这样的运动在增加肌肉质量方面效果更好,如哑铃、弹力带、举重等。糖尿病患者还可以做一些牵拉或伸展类的运动,帮助“舒筋活络”,如八段锦、瑜伽等。
常坐矮凳伤身体
坐着的时候,脊柱承担150%的压力,而坐矮凳时,身体常前倾或过于下陷,脊柱需承担更大的压力。另外,矮凳离地面太近,人坐在上面,腿部难以伸直,腿关节也无法放松。长期如此,腿部、腰部和手臂极易疲劳,可导致腰部疾病及关节炎的发生。
益生菌宜餐后半小时补充
餐后半小时是补充益生菌的最佳时机。因为空腹时,胃酸较强,强酸环境不利于益生菌存活;进食时,胃酸会大量分泌,此时酸性也强,容易杀死益生菌。而饭后半小时,胃酸被食物中和,酸性下降,可以保证更多益生菌活着到达肠道,发挥保健功效。
(本报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