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长江边的热浪卷着蝉鸣爬上35℃,黄冈市团风县大崎山的晨雾刚漫过龙王顶的石阶。这座距武汉市区仅两小时车程的森林公园,像被遗忘在大别山余脉里的一块绿翡翠——80%的森林覆盖率是天然的遮阳伞,山涧溪流是流动的冰镇饮料,连风都带着松针的清冽,把盛夏的燥热拦在了山门之外。
凌晨五点的接天山峡谷,最先醒来的是溪水里的石斑鱼。它们甩着银亮的尾巴,在没过脚踝的溪涧里穿梭,惊起的水花溅在布满青苔的岩石上,凉得像刚从冰箱里取出来的玻璃珠。沿着峡谷往里走,阳光被70米高的枫香树切成碎金,落在腐叶铺就的小径上,踩上去软绵绵的,像踩在天然的绿绒地毯上。空气里飘着一种混合了野栀子和湿润泥土的气息,深吸一口,连肺叶都像被洗过一样清爽。
爬到海拔700米处,忽然撞见一挂飞瀑。水流从青灰色的岩壁上跌下来,砸在潭里的声音盖过了蝉鸣,水雾漫到三米外的观景台,把栏杆润得发亮。潭边的岩石上,几株卷柏正舒展开叶片,它们是最灵敏的“湿度计”,只有在这种常年湿润的山坳里,才肯露出翡翠般的光泽。
最妙的是午后的林间栈道。木质步道顺着山势蜿蜒,时而钻进浓密的栎树林,时而绕着陡峭的岩壁。阳光透过枝叶的缝隙,在栈道上投下晃动的光斑,走在上面,仿佛踩着一地跳跃的碎银。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就降下半度,到了1040.8米的龙王顶,连风都带着凉意,穿短袖站久了,竟会生出想披件薄外套的念头。
大崎山的夜晚,是被银河接管的。当城市的光污染还在模糊星轨,龙王顶的观景台早已铺满星光。肉眼可见的银河像一条发光的绸带,从接天山的山脊一直铺到远方的地平线,北斗七星亮得仿佛伸手就能摘到。偶尔有流星划过,拖着淡绿色的尾巴坠入山谷,惊起几声夜鸟的低鸣。露营的帐篷搭在松林边,拉开拉链就能看见星星落在帐篷顶,像撒了一把碎钻,连呼吸都带着松脂的清苦与星空的微凉。
清晨的云海是另一出好戏。五点半的真武观悬崖,云海正顺着山谷往上涌,乳白的云浪漫过古观的飞檐,把远处的峰峦变成浮在海上的小岛。太阳刚探出头时,云海忽然被染成金红色,云浪翻滚间,整座山都像在燃烧。光影在云海里流动,前一秒还是柔和的玉色,下一秒就被镀上金边,悬崖边的古松在云海中露出半截枝干,像水墨画里刚劲的笔触。
能仁寺的古银杏是最老的“居民”。树干要三个人才能合抱,枝桠向四周铺开,像一把巨大的绿伞。相传这棵唐代的银杏树,曾为路过的僧众遮过雨,为行军的战士挡过烈日。盛夏时节,树下的青石板被晒得微暖,却始终裹着一层从树荫漏下的凉意。风吹过树叶,沙沙声里,仿佛真能听见些遥远的回响——是古寺的晨钟,还是当年战士们的低语?
离武汉两小时车程的距离,足够让你在周末逃离空调房,一头扎进这片23℃的森林里。在这里,不用刻意寻找风景,因为每一步都是清凉——脚下的溪水在唱,头顶的树叶在摇,连时光都走得慢悠悠,像怕惊扰了这份难得的惬意。
本报记者 盛甜